
2024-12-21 12:40 点击次数:157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后,上级决定调部队组建东北边防军,加强东北边防。命令38军、39军、40军、42军在一周内集结在辽宁、吉林地区,并命令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为13兵团司令,13兵团司令员调任15兵团司令。
对于这样的任命,邓华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去13兵团任职。
那么,上级为何调38军、39军、40军、42军呢?
38军、39军、40军隶属13兵团,而且已经被中央调到河南成为机动兵团。这三个军是四野最能打的部队,是王牌部队。河南地处中原,一旦有战事可以随时支援任何一个方向,这就是战略机动兵团的目的。
42军已经在东北,准备开始开垦戍边了,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爆发,这支部队可能会像新疆的部队转为生产部队。
邓华接到命令后,他建议让15兵团司令部与自己同行,如果他个人调任13兵团,对司令部是不了解的,需要有一个认识和磨合的过程,在这刻不容缓的情况下,显得是不可取的。如果15兵团去,一切都是过去的原班人马,指挥调动也非常方便。
展开剩余64%他的建议得到采纳,上级将15兵团与13兵团番号进行对调,邓华起身北上。
上级之所以调四野部队到东北组建边防军,因为他们过去在这里战斗过,熟悉这里的地形,熟悉气候等等。之所以调动38军、39军、40军、42军,因为属于机动兵团,暂时已经没有作战任务了,而且又是王牌主力。
对于13兵团换成邓华,没有用原兵团司令,作为兵团作战科长的杨迪很不解,总想寻求一个答案,找到兵团政委赖传珠。他与政委关系也非常熟悉,赖传珠看到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,也是直言不讳。
他说各方面全面考虑,上级认为黄打仗不如邓华,他爱玩。上级认为邓华各方面军更强一些。
实际上,黄永胜是一个军事造诣不低的指挥员,从参加革命到解放一直担任军事指挥员,要说打仗也是非常厉害的,但是个人方面一些瑕疵,曾经他从8纵司令员位置上调离,也是因为一些原因。
邓华是一个军政双优的将领,土地革命时期一直担任政工,抗日战争军事上开始独当一面,军政双肩,到解放战争时一直担任指挥员,参与指挥不少硬仗,如三战四平、锦州攻坚战、天津攻坚战等等。
他行军打仗很谨慎,凡事做到知己知彼,不急躁,不冒进。总之,一个稳字概括他为何能在四野脱颖而出成为兵团司令。四野能打硬仗的不少,如李天佑、韩先楚战绩甚至超过他,邓华有一点能善于团结干部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在抗美援朝战场上,我们就可以清楚了解到,他担任代司令员、司令员指挥百万部队,不少资历比他老的将领到前线轮换作战,都能做到团结起来,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。就从这一点来说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五分钟快3大小单双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